餐饮界玩转“混搭” “线上+线下”释放消费新活力
编辑:admin 日期:2024-11-15 10:26:30 / 人气:
餐饮界刮起“业态混搭”风
番茄鸡蛋、茄子豆角、红烧排骨……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物美超市“大食堂”区域,热气腾腾的饭菜吸引了不少食客。李先生是附近社区的居民,也是这里的常客。“我经常来这里吃饭,吃完了还能买点日用品回家。”在他看来,在超市里吃食堂既方便又实惠。
“经营超市本来就具有蔬菜、肉类的供应链优势。我们精心挑选供应商,每日提供新鲜净菜。既能保障食材的安全,也提高了出餐效率。”该超市负责人表示,对于超市而言,这是一种“业态混搭”的新尝试,也顺应了实体店转型升级的趋势。
所谓“业态混搭”,也称为多业态混合经营,是一种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业态集中在同一空间内的经营模式,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,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。
商超跨界餐饮进行“业态混搭”并非一件新鲜事。早前,盒马鲜生就采用了“超市+生鲜餐饮”的商业模式。而近期,物美、永辉、超市发等多家品牌超市,也纷纷开设起便民食堂。经济实惠的餐饮,既满足了消费者所需,也增加了超市的客流量和“烟火气”。
如今,“业态混搭”风已经刮进了整个餐饮界。据了解,凑凑火锅在店内设置了专门的KTV包厢,顾客可以在包厢内一边吃火锅一边唱歌,为了适应KTV娱乐的需求,凑凑火锅的营业时间通常会延长至凌晨;中餐品牌老乡鸡推出“老乡茶咖”,以“店中店”的形式经营,提供包括纯茶、奶茶、咖啡在内的多种茶饮和咖啡产品,吸引了更多年轻人。
“线上+线下”则成为餐饮企业普遍尝试的“业态混搭”方式。线上通过外卖、直播、团购等方式获得流量,扩大服务半径和时段,增加交易订单量;线下则通过多元场景满足消费者的多样体验,带来实实在在的订单和口碑提升。
其中,“卫星店”是连锁品牌新的“业态混搭”模式。小门店做卫星店,专门经营线上业务;大门店做线下场景融合,提供多元体验。比如,太二酸菜鱼在广州、深圳、上海及厦门等多地开设外卖“卫星店”,凸显其外卖专营特色,并计划今年开出50家品牌卫星店。
“‘业态混搭’不仅是经营模式的一次更新,也是实体行业在电商冲击、成本压力之下,根据多元消费需求进行的融合创新。”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,从实际应用上看,“线上+线下”是一组经典的“业态混搭”。
激发餐饮消费新动能
今年以来,围绕打造消费新场景的利好政策频频出炉。释放“业态混搭”新活力,正在成为激发消费新动能的发力点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》,鼓励培育购物消费新场景,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。北京发布的《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提到,培育一批多元消费融合品牌。支持企业开展跨界经营、异业合作,拓展新产品和新体验。
“传统的消费场景是商家开店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’,单向地提供服务;消费新场景具有消费者参与、注重情感表达、体验感丰富、线上线下融合等特点。”广东财经大学教授、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先庆表示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琛伟认为,“业态混搭”既是场景创新,又是模式创新。其本质是功能的集成,能达成“1+1>2”的效果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当前,餐饮界之所以关注“业态混搭”,是因为线下实体商业的竞争加剧,品牌要在单一的传统业态之外,寻找新的增长潜能。而随着居民对于线上和体验式消费需求的提高,餐饮企业也看到了“业态混搭”对于提升销量,树立品牌差异化优势的机会。
以中餐品牌老乡鸡为例,老乡鸡此前在深圳宝安区开设了第一家卫星店,开业首月就达到了18000单。“卫星店模式对于消费场景扩容、用户体验提升、成本结构优化、提升人效坪效等都有很大价值。”老乡鸡董事长束小龙说。据介绍,2024年老乡鸡与美团外卖达成战略合作,计划开设50家品牌卫星店。
专家分析指出,“餐厅+卫星店”、“超市+食堂”等新业态让消费者耳目一新,也给不少实体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。目前很多实体商业努力优化线下门店的消费场景、扩展线上平台经营,融合多元业态。对于连锁品牌而言,有差异化地做门店,大店做线下的体验,小店做线上外卖,具有两条腿走路的优势和稳定性。
不过,专家也提出,餐饮企业要在长期发展中站稳脚跟,获得口碑与销量的双赢,还要进一步找准定位,警惕以流量噱头为目标随意混搭。在消费者对体验、价格、场景需求愈加多元的今天,要立足消费者需求,进行合理混搭,持续发掘融合消费的市场潜力。
上一篇:永州市“随机查餐厅”活动成效明显下一篇: 返回列表